上市上櫃興櫃差在哪?哪種飆股多?一次看懂三者差異!

你是否對台灣股票市場的上市、上櫃、興櫃感到困惑?本文將幫助你一次搞懂這三者的差異以及如何選擇最符合風險的市場。

你是否對台灣股票市場的「上市」、「上櫃」、「興櫃」感到困惑?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投資股票時,應該選擇哪個市場才能更符合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本文將帶你一次搞懂股票市場的分級制度,讓你對不同市場的特性、申請條件、交易規則以及投資風險有更深入的了解。

簡單來說,上市、上櫃、興櫃代表著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也意味著不同的投資風險。就像是企業成長的階梯,從興櫃起步,接著挑戰上櫃,最後目標是上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個市場的差異,以及如何從中找到適合你的投資標的。

項目上市(TWSE)上櫃(TPEx)興櫃(Emerging Stock)
所屬市場證交所櫃買中心櫃買中心
市場性質正式市場正式市場非公開發行市場
成交方式撮合成交撮合成交盤後零股報價、詢價成交
投資門檻無門檻無門檻有限制(僅特定投資人)

上市股票市場:穩健投資的基石

上市股票指的是公司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這代表公司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獲利能力和健全的財務結構。

台灣證券交易所對於上市公司的要求相對嚴格,目的是為了保障投資人的權益,降低投資風險。

上市的申請條件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 6 億,且普通股 3,000 萬股以上。
  • 設立年限:滿 3 年。
  • 獲利能力:必須連續獲利,或達到一定的獲利標準。
  • 股權分散:持股人數 1,000 人以上,必須有足夠的股東人數,避免股權過於集中。

集中市場進行交易的上市股票,其交易規則也較為嚴謹,例如漲跌幅限制、信息披露要求等等。由於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較高,且受到較嚴格的監管,因此一般來說,上市股票的投資風險相對較低,適合追求穩健回報的投資人。

一個繁忙的股票交易所,展示多種股票

你可能會想,上市股票的風險既然比較低,是不是代表獲利空間也比較小?這並不一定。許多大型企業,例如台積電(2330)鴻海(2317),都是上市公司,它們的股價雖然波動相對較小,但長期來看,仍能為投資人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投資股票還是需要謹慎評估。

上櫃股票:成長潛力的新星

上櫃股票指的是公司的股票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交易。相較於上市上櫃的申請條件較為寬鬆,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和新興產業。

這類公司通常具有較高的成長潛力,但也伴隨著較高的投資風險

上櫃的申請條件相較上市寬鬆,但仍然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

  •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 5 千萬,且普通股 500 萬股以上。
  • 設立年限:滿 2 個會計年度。
  • 獲利能力:要求可能較上市低,但仍需具備一定的獲利能力。
  • 股權分散:持股人數 300 人以上,要求較上市低,但仍需有一定數量的股東。

上櫃股票的交易是在櫃買市場進行,其交易規則集中市場略有不同。例如,上櫃股票的漲跌幅限制可能與上市股票不同。

由於上櫃公司的規模和獲利能力通常不如上市公司,因此上櫃股票的投資風險相對較高,適合願意承擔較高風險,追求較高回報的投資人。

一位投資者在評估不同股票市場的風險與機會

選擇上櫃股票,就像是在尋找明日之星。這些公司可能正處於快速成長期,一旦成功發展,股價的漲幅可能會非常驚人。但同時,你也需要承擔公司發展不如預期的風險。因此,在投資上櫃股票之前,務必做好充分的研究,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和發展前景。

興櫃股票:高風險高報酬的試煉場

興櫃興櫃指的是公司股票在上市上櫃之前的預備市場。興櫃市場的掛牌條件最為寬鬆,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尚未達到上市上櫃標準的公司,也能夠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增加股東的流動性。

興櫃的申請條件非常寬鬆,通常只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 券商輔導推薦:需要有兩家以上的證券商輔導推薦。

興櫃股票的交易方式議價交易,也就是買賣雙方自行協商價格。由於興櫃市場的流動性較差,資訊透明度也較低,因此興櫃股票的投資風險非常高。但同時,如果興櫃公司成功上市上櫃,股價的漲幅也可能會非常可觀。

除此之外投資興櫃股票也要注意,興櫃股票是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可能會有一天漲 20% 或是跌 20% 的情況發生。

一群人在現代金融辦公室討論股票市場策略

興櫃市場就像是一個高風險高報酬的試煉場。在這裡,你可以找到許多具有潛力的公司,但同時也需要承擔公司倒閉、股價暴跌的風險。因此,投資興櫃股票需要非常謹慎,建議只投入你能承受損失的資金,並做好充分的風險管理。

如果你對興櫃公司有興趣,建議你多方蒐集資訊,例如公司的產業前景、競爭優勢、經營團隊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興櫃市場的交易規則,以及議價交易的特性,避免被不肖人士坑騙。

上市上櫃興櫃總整理!

當企業想要進入資本市場籌資或提高能見度時,會考慮選擇「上市、上櫃或興櫃」作為發展階段的一部分,但這三者之間在申請條件與審查標準上有明顯差異。

這邊就用表格方式整理上市條件與審查標準,讓大家更好看懂這三者的差異!

項目上市公司上櫃公司興櫃公司
實收資本額最低6億元最低5千萬元無最低資本限制
成立年限原則上3年以上原則上2年以上原則上無限制
財務報表近2年稅後純益合計需達一定標準同上市但標準較寬鬆財報需定期揭露
審查機關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櫃買中心審核登錄申請

股票市場的分類:初級市場、次級市場、集中市場、櫃買市場

為了更清楚了解股票交易過程,我們需要認識一些基本的市場分類:

市場類別說明
初級市場也稱為新股發行市場,公司透過IPO發行股票。
次級市場投資人買賣股票的市場,例如集中市場及櫃買市場。
集中市場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的市場,上市股票主要在此交易。
櫃買市場證券櫃檯進行交易的市場,上櫃和興櫃股票主要在此交易。

簡單來說,初級市場是公司發行股票的起點,而次級市場則是投資人買賣股票的場所。集中市場櫃買市場則是次級市場的兩種不同形式,分別對應著上市上櫃/興櫃股票的交易

了解這些市場的分類,有助於你更清楚掌握股票交易流程,以及不同市場的特性。例如,如果你想參與IPO,就需要在初級市場申購新股。如果你想買賣已經上市上櫃的股票,就需要在次級市場,也就是集中市場櫃買市場進行交易

投資策略與風險管理

了解上市上櫃興櫃的差異後,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投資策略風險管理。不同的投資人有不同的風險偏好,因此適合的投資策略也會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建議:

  • 保守型投資人:適合投資上市股票,追求穩健的回報。可以選擇大型、財務穩健、具有良好信譽的公司。
  • 穩健型投資人:可以考慮投資上櫃股票,追求較高的成長潛力。但需要做好充分的研究,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和發展前景。
  • 積極型投資人:可以嘗試投資興櫃股票,追求高報酬的機會。但需要做好充分的風險管理,只投入你能承受損失的資金。

無論你選擇哪種投資方式,都必須做好風險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議:

  • 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將資金分散投資在不同的股票、不同的產業,可以降低整體投資風險
  • 設定停損點:當股價跌破停損點時,果斷出場,避免損失擴大。
  • 定期檢視投資組合:定期檢視你的投資組合,了解各個股票的表現,並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投資策略
  • 保持理性:不要被市場情緒左右,保持理性的判斷,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請記住,投資有風險,投資前務必做好功課,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制定合適的投資策略

投資上櫃、興櫃公司要注意什麼?

上市、上櫃跟興櫃這三個股票市場的資訊其實也不相同,上市公司因為要進入的門檻最高,所以揭露的資訊跟規則最多,但是興櫃則是規則最少,因此公司揭露或公佈的資訊也相對少。

如果投資人要投資上櫃、興櫃公司,能公開獲取到的資訊一定比上市公司少很多,所以投資時要注意一定要更用心做研究,不然可能會連怎麼賠的錢都不知道。

此外,因為上櫃、興櫃的公司主動揭露的資訊可能比較少,因此七仔這邊建議可以主動去找資料,不管是上網搜尋,或是直接到公司網站的 IR (投資人管理)網頁上去找聯繫方式,主動去問公司都是一種方式。

以下用表格方式整理公司資訊揭露與監理程度

項目上市公司上櫃公司興櫃公司
財報揭露頻率每季強制揭露每季強制揭露每半年揭露一次
內部控制制度強制設置強制設置非強制
法令遵循義務中高較低

總結

上市上櫃興櫃股票各有其特點,代表著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也伴隨著不同的投資風險

上市股票風險較低,適合穩健型投資人;上櫃股票具有成長潛力,適合穩健型或積極型投資人;興櫃股票風險最高,適合追求高報酬的積極型投資人。

投資股票之前,務必充分了解不同市場的特性、申請條件交易規則以及投資風險,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並制定合適的投資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在股票市場中獲取理想的報酬。

記住,投資股票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精進。希望本文能幫助你更了解上市上櫃興櫃的差異,讓你對台灣股票市場有更深入的認識。祝你投資順利!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教育和資訊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投資涉及風險,投資人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並自負盈虧。

上市上櫃興櫃意思常見問題(FAQ)

Q:上市、上櫃與興櫃有什麼不同?

A:上市股票風險最低,通常為大型企業;上櫃股票適合中小企業,風險較高;興櫃股票風險最高,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人。

Q:如何選擇適合的投資市場?

A: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及市場了解程度來選擇合適的市場。

Q:有哪些風險管理策略?

A:應該進行分散投資、設定停損點、定期檢視投資組合,以及保持理性決策。

Facebook 留言區
七仔

七仔

喜歡研究各種產業,看各種不同公司。
有好玩的情報、觀點歡迎互相交流!

文章: 70

發佈留言